返回列表
NG体育官网“砖”说武昌城
发布者:小编发布时间:2023-12-07 04:24

  NG体育官网“砖”说武昌城昌庆旭,1954年生于武昌,湖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。在省图书馆长期从事普通中文图书采购工作,致力于藏书建设和谱牒研究,对武昌城墙砖感兴趣,捡了十多年残砖断瓦,坊间戏称“砖家”。

  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武昌市民,10余年前我曾有幸捡到一块明代城墙砖,为弄清其背景,通过查地方志,并请教武汉收藏城墙砖的朋友,渐渐迷上了捡城墙砖,一发便不可收拾。值此武昌建城1800周年之际,仅从一块城墙砖的角度来说说武昌古城深厚的历史。

  《吴越春秋》云:“鲧筑城以卫君,造郭以守民,此城郭之始也。”内城为国王贵族居住,外城为一般老百姓居住。古代城墙多为土筑,仅在城台、城角表面包砖,宋元时由于火炮的应用,才逐渐在全部城垣外表包砖,明代各大小城市均普遍包砖。城墙按建筑原材料分为版筑夯土墙、土坯垒砌墙、青砖砌墙、石砌墙和砖石混合砌筑多种类型。

  三国夏口城(223—454年,存世231年):三国时期,吴王孙权曾于吴县、京口、建业、武昌四次迁都。黄初二年(221年),孙权迁都鄂县,并将其改名为武昌(今鄂州),取武运昌盛之意,又于当年始建武昌城,史称吴王城。为何孙权要在武昌筑城呢?为了防守北方的曹魏集团,还有四川的蜀汉集团。为了拱卫吴王城的安全,吴黄武二年(公元223年),孙权在蛇山东北部筑夏口城,夯土筑城,方圆二三里。夏口城为武汉第一座有明确纪年的古城,它是一座军事堡垒,在黄鹄矶上建有塔楼,是魏、蜀、吴三国争战之战略要地。

  南朝郢州城(454—589年NG体育,存世135年):南朝宋中期,为分荆楚而设郢州。刘宋孝建元年(454年)孝武帝刘骏把荆、湘、江、豫4州中的8郡划出设置郢州,设州治于夏口,将夏口城改名为郢州城,衙门的级别由西晋时的县治上升到州治,城内事务由州府主理,郢州刺史为萧思话。郢城城墙派有官兵昼夜巡逻,城门朝启夜闭,并施行夜禁制度,入夜后城中道路戒严,关闭市门与里门。夜间通常以漏报时,非常情况则击鼓相告。

  刘宋时城垣范围尚未扩大。大概在齐梁时期,在夏口城的基础上城垣进行了修葺和扩建,将夏口城作为内城,外面扩建外城,当时的城垣都是由夯土垒起来的,尚无砖城。城东西两侧保留了原有城墙,并在其外分别加筑一道城墙,形成东西二厢。城有二门,外城垣东西各一门,东为郢州门,西为碧澜门。郢城东至小东门,西邻黄鹤楼,南依蛇山脊,北抵中华路。郢州城存续时间长达135年。

  明初武昌城有小东门、大东门、新南门、保安门、望泽门、竹簰门、平湖门、汉阳门、草埠门9个城门。昌庆旭供图

  至今黄鹤楼至高观山脊上有一段硬土埂,就是郢州城的城墙残迹。1983年4月7日被列为武汉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隋唐鄂州城(589—1371年,存世782年):隋朝统一全国后,隋文帝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废江夏郡置鄂州,改汝南县为江夏县(此前曾迁汝南县治于郢城),至此今武昌有了江夏这一地名。唐中叶,鄂州(今武昌)成为东南贡赋转运中心,地位日显重要。在武昌城的发展史上,唐代牛僧孺不得不提。唐宝历元年(825年),牛僧孺以鄂州刺史、武昌军节度使、鄂岳观察使坐镇鄂州,并奏请废沔州,并汉阳、汉川于鄂州。鄂州城池为夯土结构,江风一起,满城灰土,不利民居。牛僧孺花了5年时间,分期将原来的土城改建为砖城,为唐宋时期鄂州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。

  宋仁宗皇祐初年(1049年),鄂州知州李尧俞重修鄂州城池。在北宋皇祐三年(1051年)鄂州城扩大到原夏口城的两倍,城垣15里,“高二丈一尺,门有三,东曰清远,南曰望泽,西曰平湖。元因之”。不同于以往的军事堡垒,此时的鄂州城的山水楼阁等已经开始向景观游览的功能转化。

  明清武昌城(1371—1927年,存世556年):明朱元璋建立藩国于全国要冲,分封诸王以为屏障,其中立第六子朱桢为楚王,驻藩武昌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,明朝开国功臣、江夏侯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,他按“王城”的规模和形制,花10年工夫,将唐宋以来的鄂州城增拓改建成了一座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城池。据专家估算,明代所建的武昌城垣约使用了两亿块城砖。当年,湖广行省武昌府、黄州府、长沙府、岳州府及其所辖各州、县都派有烧砖任务。明代城墙砖有统一的规格,单砖长约42厘米,宽约20厘米,厚约10厘米,全部为还原焰柴窑烧制的青砖。为了确保城砖的质量,许多城砖上都留下了各级监造官员和窑户的姓名。

  武昌城垣周长二十里,城高三丈六尺,底厚六丈八尺,顶厚五丈四尺。除西面临江外,东南北三面挖深濠为堑,城楼13座,辟有城门9个,按顺时针方向,计有小东、大东、新南、保安、望泽、竹簰、平湖、汉阳、草埠。明嘉靖十四年(1535年),湖广巡抚、都御史顾璘奏请朝廷定九门名匾,嘉靖准奏。顾璘文思博精,大东门改为“宾阳门”,新南门改“中和门”,望泽门改“望山门”,竹簰门改“文昌门”,草埠门改“武胜门”,小东门改“忠孝门”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卢汉铁路建成,为方便旅客,湖广总督张之洞另辟一门名“通湘门”,其故址在今七一九所东门。从此武昌城共有十座城门。

  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的同期,在蛇山南兴建楚王府,历时8年,于1379年竣工,俗称“王城”,其城垣东至阅马场,南至紫阳路,西至后长街,北至蛇山南麓,其城墙高二丈九尺,明嘉靖《湖广图经志书·司志·藩封》述:楚王府,在司东南一里,洪武三年建府,周围甃以砖城,城下为池,外为红墙。为门四,南曰端礼,东曰体仁,西曰遵仪,北曰广智。四城正门,以丹漆,金涂铜钉,豪华壮观,犹如皇宫,王城内的大殿宫室凡800余间,外加宗庙、寺观、社稷坛、御菜园等设施,楚王府几乎占了半个武昌城,从而形成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。洪武十四年(1381年)朱桢就藩。

  清同治八年(1869年),因防洪蓄水的需要,湖北巡抚郭柏荫曾对环城墙的水门进行维修,并在城墙上增设水闸九座,分别为:龙王闸(昙华林东)、水口闸(粮道街东)、津水闸、平湖闸、七星闸(中华路)、天字闸、万年闸(红巷)、西城濠子闸、太平闸(武胜门东)。

  1851年,太平天国运动爆发,历时14年,纵横18省,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根基。在太平军各次进军中,曾三克武昌城。咸丰三年(1853年)1月12日晚,太平军由汉阳浮桥过江抵达武昌城下,守城清军毫无察觉。黎明时分,太平军一面佯攻城东南吸引清军,一面组成突击队,攀援登城,主攻文昌门的太平军点燃城下地道的,城墙被炸开一个20多丈的大口子,攻城部队破城而入。战争对城墙的破坏最大。

  1926年北伐战争,武昌城被围困40余天。当北伐军攻下武昌城后,10月19日,湖北省政务委员会开会,鉴于围攻武昌城战役牺牲惨烈,多人提议拆除武昌城垣,获得多数与会者支持。10月下旬,作出了拆除武昌城垣的决定,并任命政务委员会军政股长万声扬为拆城委员会主任。武昌城垣于1927年—1929年拆除,从1371年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以来,共存世556年。

  清代很重视城池的修建,顺治十一年(1654年),清廷诏令各省,“城垣倾圮,桥梁毁坏,地方官能设法修葺,不致累民者,该督抚具题叙录,未及时修缮,夺常俸六个月或降一级”,清代顺治到同治,共10次维修武昌城。顺治十四年至十八年(1657-1661年),湖广总督祖泽远对武昌城垣首修,武胜门和宾阳门加筑瓮城。

  林则徐上任湖广总督后,做了几项主要工作:整顿吏治、改革盐政、整修水利、关心教育等,并带头捐银,大修武昌城垣。武昌城大修工程自道光十七年(1837年)8月17日开工,计拆修补砌内外城墙182段,合长1115.3丈,修葺垛墙1975个,堞墙1108丈,女墙1180丈,以及九门、城楼、马道、窝铺、炮房、兵房、转角楼、望江楼、官厅、炮台各处,倒塌者重行建盖,损坏者分别兴修,使得濒江省垣重地,崇墉巩固,洵足资保障而壮观瞻。1838年8月16日竣工NG体育,用时整整一年。1838年8月19日,林则徐日记记载:用了整整一天,走完周长十九里有奇(近十公里)的武昌城墙和九座城门,逐一实地踏勘验收,保证了省垣“洵足资保障而壮观瞻”。这些细节,可看出林则徐为政勤勉、造福楚民,足以让后人钦佩了。

  在武昌蔡家嘴饮马池附近,有“四十八窑湾”之说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尉迟敬德被封鄂国公,传说他大修鄂州(今武昌)城,在此建砖窑48座。20世纪50年代尚存窑址4座。

  明代官置砖窑主要分布于汤逊湖周围的丘陵台地上,汤逊湖东西两岸的梅子山、庙山村、西潭村、花甲嘴村和长家嘴村一带。粗略统计庙山发现的砖窑约有30余座。青埠湾窑位于江夏区金口街青埠湾,1990年公布为江夏区文物保护单位。经调查发现16座窑堆,其中长家嘴村2座,皆为馒头窑,一般发现有红烧土窑壁,铲探发现有燃烧的木炭灰烬和青灰砖渣。1号窑、2号窑皆出青砖成品,为澄泥大砖,青灰色,为土黄原料。砖质细密坚实,棱角分明。一般一侧模印有“武昌府提调官通判张勖,司吏徐用;江夏县提调官主簿王原泰,司吏夏玉”两竖行楷书。另一侧模印或戳印“造砖人夫;窑匠;人户;甲首”。窑匠有毛辛七、蔡安仁;人户郭京。甲首有胡六、田九、黄口。

  汤逊湖周围砖窑生产的砖都是通过汤逊湖水运送到武昌城。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,修筑南京城时,调拨武昌府的城砖,皆由水路出武泰闸经长江运往南京。武昌府有江夏、金口、武昌、嘉鱼、蒲圻NG体育、崇阳、通城、大冶、通山、咸宁十县都置窑烧砖送往南京。江夏汤逊湖明代官置砖窑始烧于明代初期,废止于明清之际,其烧制的产品为武昌城、楚王府、龙泉楚王陵墓供应砖材。江夏发现其烧造的窑址,填补了明代砖窑考古资料的空白。

  2009年12月7日,新闻报道:岳阳市文物部门会同君山区文化部门,在该区许市镇横山岭村发现了一处明显可见的窑遗址群。属明代官窑,窑砖类似南京古城墙墙砖。窑砖呈灰黑色,上面分别刻有“岳州提调官、同知皇甫从龙、司史荣惠”和“总甲石继光、甲首罗拱章、小甲刘受”等楷体字样,字迹为阴刻,铁划银钩、刚劲有力,书法造诣匪浅;窑石为麻石和青石,大小各异。

  2010年年底,在新洲区辛冲镇杨铺村杨家湾发现了7座明代古窑址,据时任新洲区博物馆馆长谢新明介绍,这是该区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重大发现之一。遗址保存较为完好,呈棱形分布,窑堂口圈圆形,直径3.5米、壁宽2.5厘米、深50厘米,窑内烧制的大青砖铭文为:“黄州府提调官同知曹黄冈县权官刘文忠……”

  长江武金堤杨泗矶险段枯水期检查,发现江堤护岸为青石砖铺成,大多数青砖保存较好,青砖上有“道光二十九年”“江夏县知县邱之芬承造、窑户李东恒”“督修武昌府”等字样。昌庆旭供图

  武金堤杨泗矶险段枯水期检查发现江堤护岸为青石砖铺成,大多数青砖保存较好,青砖上有“道光二十九年”“江夏县知县邱之芬承造、窑户李东恒”“督修武昌府”等字样。根据查询,该江堤为四邑公堤中的一段,名为武金堤砖石驳岸。经考证,该堤段的青砖为明清两代所制,现保存100余米,高12米。所存砖石仅有几块是明朝的,其余均为清朝所制。据传20世纪30年代,为防御长江洪水,相关人士利用武昌城墙砖修筑了此处护坡。

  本人在寻找城墙砖的过程中,曾看到利用城墙砖所修造的房屋。保安街天保元中药店整栋楼房全是用的城墙砖,该楼拆除后,这批砖被用于起义门。在天保元中药店的街对面有几户两层楼的老房子,也全是用城墙砖砌成的;武昌崇福山街7~9号徐氏公馆建造于1930年前后,其院墙全是用的清代城砖砌成;武昌鼓架坡27号半园系清末夏口厅厅长胡贽住宅,建造于1928年,其院墙用的全是明清城墙砖;武昌先贤街3号内,有一栋房子朝西的一整面墙全是用城墙砖砌成的;武昌左岭有一户人家用明代城墙砖建了一栋房子。在武昌宝通寺内,我曾看到大量的明代城墙砖,武昌红楼内的议员公寓,其墙基使用了许多明代城墙砖。在武昌花堤后街有一段几百米长的城墙断垣残壁之遗存,至今犹在。